《第一性原理》 (2021-07-26 22:38:05 )

归纳法:一种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规律推广到所有时间和空间中的思维方式。
空间性归纳,时间性归纳。
“休谟问题”,“归纳法谬误”:在过去或现在有效的规律在未来却不一定依旧成立,即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小概率事件,推而广之为整类事物超时空所共有的规律。
归纳法只能证伪,却不能证明。
归纳法的结论就是等待被推翻的假说。科学的第一大特性――可证伪性。
隐含假设,就是推论在逻辑层面的大前提。推翻一个结论,不要从结论入手,而是要从它的隐含假设开始,如果根基的隐含假设不成立,结论自然不成立。
连续性假设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隐含假设,它是归纳法得以形成的前提性假设,而连续性假设并不是归纳法本身能够证明的。
所有建立在经验归纳法之上的知识都不叫知识。
人类的最小作用力原理,进化上的合理习惯,“求存不求真”。
任何归纳法都有时空边界,一旦越过边界就会遭遇非连续性节点,原本成立的规律立即失效。但人类的认知具有连续性和局限性,人类不但总是忽略边界的出现,而且在跨越边界之后,仍然会习惯性地以原有的规律去衡量事物,这就是所谓的“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
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法的一大优点恰恰是可以保真
演绎法三段论: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
东方古老文明的本质是技术和艺术,而技术和艺术是建立在实践操作之上的,实践操作在先,经验总结在后,这是典型的归纳法。演绎法思维模式更倾向于相信逻辑假设在先,实践检验在后。相信本质思考,相信逻辑和必然的导出,相信逻辑比事实更真实
演绎法有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能证伪。
演绎法的前提来自归纳法,所以演绎法终极无效。
使用演绎法的关键在于确保前提的正确性,即前提不能来自归纳法。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一个能够自确定的元起点。
第一性原理+演绎法==>理性系统
第一性原理是一个直接给定的且可以自确认的元前提,而不是在这个系统中推理出来的结果。即第一推动力的问题。
在演绎法中,大系统的中心思想可以作为小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可以把“公理”看作第一性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几何原本》是科学界的“圣经”。欧几里得最早提出了公理化思维,他在《几何原本》中运用形式逻辑的方式,建立了一套从公理、定义出发论证命题得到定理的几何学论证方法,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几何学。
5个公设、5个公理,再加上23个定义,欧几里得通过演绎法的推导,一共推出了48条定理和467个命题,而这些内容最终构成了平面几何系统,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从小学习几何,却不知道原来欧氏几何是训练顶级思维的教本,这无异于买椟还珠。
一切学问都是证明系统,但凡没有证明的东西都是虚假的东西。
打破思维模式的禁锢,用逻辑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
从已知推导未知,这就是数学和几何学被称为神性学问的深层原因。公理化思维可以超越感官对我们的禁闭,以逻辑推理的方式推导出全新的世界。
牛顿力学体系中“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公理:惯性假设;引力假设。
达尔文的进化论体系两条公理:遗传变异;生存竞争。
狭义相对论两条公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
广义相对论两条公理:等效原理,广义协变。
所谓群体的信念都是最危险的隐含假设。
用户往往会在产品的具体功能上形成一些固定的使用习惯,这些习惯也就构成了系统的群体认知或隐含假设,大多数人对此熟视无睹。
什么是“隐含假设”?答案就是周围人的群体信念。往往那些大家都深信不疑、不被质疑的东西,才是给予你最大限制的隐含假设。
普通创业者解决的是极限点的问题,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而创新创业家解决的是边界问题,是破界创新,它让原有的问题变得无关紧要。
并不是要学习深刻的知识,而是学习不同学科的差异化思维方式。对我们而言,每个学科都是一种思维的视角。
成年人学习的关键并不在于增加信息量,而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型。
埃隆・马斯克的第一创新:把一件事做到十倍好,往往比做到10%好还要容易一些。
还原论。
所谓的客观事实,都是用主观信念覆盖于其上,而且根本无法与主观信念相剥离。如果你没有主观信念,你就无法感受到客观事实,而一旦你用主观信念去处理,那么“客观”两个字就不存在了。
无论是真理符合论(信念是否与客观事实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客观事实一致,就是真理)还是真理连贯论(信念与群体信念是否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群体信念一致,就是真理),它们判定出来的真理实际上都是某种形式的群体认知,离真正的真理还有很大的差距。
真理的结构性缺陷:身在群体之中,难以看出错误的群体信念。
乌合之众:群体无智慧、群体无逻辑、群体无意识
逻辑三洽”,即自洽、他洽和续洽。
主体性认同,我执:由于“我”这个概念不存在,所以“我”必须依附于某个主体才能证实自身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表达“我”的时候,经常把它与其他物质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更像是一种主体性认同,就像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的身份ID一样。
我们主体性认同的内容千变万化,但是结构一直存在且始终如一。主体性认同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我的××”这种结构。
“我”的思考却被常常等同于“我”自身来看待。
因为“我”的思考等同于“我”的存在,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比思想的正确性更能强化“小我”的存在,而为了证明“我是对的”,必须证明“你是错的”。
99%的争吵其实都不是为了捍卫“我的思想”,而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对自身存在性的防卫。
群体之间会为了证实自身理论的正确性而产生斗争,同时这种斗争也会从道理之争逐渐转变为主体存在之争。
这种所谓群体认知中的道理,实际上也并不是道理,它更像是一种立场,站在群体的角度,尽量捍卫自身存在性的立场。
占星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语言艺术。
在一个企业中,经营最大的成本不是试错,而是领导者的“尊严和面子”。
承诺升级效应(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触发科学革命的是发现。

posted by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91.0.4472.164 Safari/537.36

分类(READING)  浏览(3250)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链接异常或无法留言,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或通过右上角菜单“在浏览器中打开”)

评论与留言(20210726.《第一性原理》)
姓名
来自
悄悄话
  

X
++ 直接点解选择头像 ++


平凡

野蛮

愤怒

朴实

公子

英俊

海龟

率性

潇洒

沮丧

头大

羞涩

喜欢

善良

顽皮

娴静

匿名

乖乖

平凡

眨眼

小胖

朴实

低调

朴素

天真

蛊惑

海龟

«2021 - 7»
MonTueWedThuFriSatSun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