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 (2023-09-06 20:26:07 )

莎士比亚《奥赛罗》
>> 任何外力要想影响你的命运,一定得过你自己那一关
>> 如果我们对自己身上的弱点一无所知,像伊阿古这样的小人就有下手的机会,能够利用你、诱惑你、挑动你,点燃你的弱点,然后你的命运就爆炸了。但你要是明白这一点,可能他就没有办法达成。
>> 做这些事情(兴趣爱好)是很有用的,它能够帮助你维持一个更多元的自我评价:我不是只有职场这一面,我不是只有学习成绩这一面,我是一个还比较立体的人。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 这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吗?如果不是在这个家庭出生,他还会选择以这样的事情为人生目标吗?可能就不会了。就好像他的人生被这种阶级冲突给劫持了一样
>> 恨本身也是一种变相的爱,当你特别特别恨某样东西的时候,其实是放大了它的重要性
>> 这种执念、这种敌对,会把世界的面貌给简化,之后你就看不到当中有很丰富的可能性。这对于你来说其实是很不利的,你本来有好多不同的路可以走,但现在就只能走一条路,而这条路又是充满竞争、充满敌对的,自己把自己的路给走窄了。
>> 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我们在某个固定的社会环境当中,会把价值感固定在某些阶层、某些群体之上,觉得那是最该追求的世界。这不就陷入于连的误区里面了吗?而约翰的舅舅告诉他:其实你的成就是在另外的世界里面,宫廷以外的世界
>> 他的这个高度是超越了物质层面的追求和所谓对成就的追求,他看到的是一种更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更有神性的东西,就是自然的美,或者说是美感本身。当你告诉一个人他/她的创造应该指向终极的美、那种具有神性的美的时候,这是非常非常高的层面……
>> 舅舅对于约翰的引导其实就是:眼睛不要盯着那些被定义为高贵的宫廷,你要能够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适合你的世界,无论这个世界是什么,你能做的事情是什么,不要被所谓的贵贱所约束,你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快乐。
>> 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和赛道,超越对于财富、地位的追求
>> 对于在底层想要翻身的人来说,也许适当的目标不是变成你羡慕和嫉妒的那些人,而是比他们走得更高,变成一个高尚但同时很有力量的人,以这样一个方向去规划、去设计自己的人生。
曹禺《雷雨》
>> 这个咒语在哪里?其实就在于社会对父亲的定义。在中国的文化当中,什么是父亲?就是要掌控全家的人
>> 要对“父亲”和“爸爸”、“母亲”和“妈妈”这些概念做区分,你的爸爸、妈妈只是两个普通的人,你想象中的父亲和母亲是你理想化的概念,他们有交集,但不完全重叠。换句话说,你得在精神上“杀掉”那个理想的父母。这很痛苦,但是成长非常必要的一个过程。
>> 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一些脆弱、不安全感偷偷地隐藏在对孩子的教育当中,结果就是,孩子长大之后对于人生中的很多问题处理不了,只能依靠父母,自己的发展被阻断了
>> 每个人都应该经历一次“英雄之旅”。你要有一种对童年思维的切割,要有一个重新观察父母的视角
>> 在年轻的时候,你就需要在心中完成“弑父”的过程,需要让心目中理想化的父母形象先“死掉”,不然长大了之后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 这个旅途会非常辛苦,甚至要经历某种形式上的死亡,比如心理上的死亡,某些旧的观念、想法要被彻底破除,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自我。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受到另一位智者的指引,比如甘道夫。而他们在走完“英雄之旅”后,才能实现人格上彻底的成熟和转变,再回到原来那个家园,重新建立起安全感和幸福感
>> 只要你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理性、能力来反思自己的父母,那都不是真正的独立。
>> 他们的爱是有局限性的,什么时候你能够看出这种爱的局限性,才真正能够主动掌控你和父母的关系
>> 你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你承认自己不再期望父母去改变
>> 我们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开心,就是因为我们总把他们理想化。
>> 当你怨恨父母的时候,你可能很难区分你是真的在客观上对他们抱怨,还是在对他们的怨恨中逃避你自己的责任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 理想并不是我画出了一幅什么样的佳作,而是我过上我想过的那种生活,然后得到我想要的那种自我的状态
>> 那都是我们生活的产品,生活的衍生品,而我想要的是生活本身。什么叫生活本身啊?就是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这就是理想本身!
>> 如果他把这些画留着,然后这些画真的火了的话,这反而会成为另外一种跟他以前证券经纪人的那种生活类似的状态,也就是说,他的注意力会被他创造出来的东西的物质价值给转移了,但是他追求的只是那种去表达自己或者说去创作的状态
>> 他超越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 其实这本书想讲的是,一个人如何找到了他想要的生活,如何过上了他想要的生活,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种自我的状态,这就叫成功,也叫幸福。
>> 它让我看到关于理想的更高的层面
>> 《月亮和六便士》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不是说成为伟大的画家才叫理想,而是说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歌德《浮士德》
>> 所以在魔鬼看来,我感到满足的时候就等同于我不思进取
>> 人活这一生是在干吗?其实无非是在想象一个自我,然后努力去实现它,去建构你想象的那个自己。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浮士德哪方面是非常优秀的——他的自我想象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
>> 他觉得活着的最大乐趣就是探索自我的无限可能
>> 知识用来解决人生的问题,才能产生智慧
>> 我们活一生应该不断地探索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还有哪些才华没有被发现,还有哪些美好的关系没有缔结,还有哪些梦想没有实现。如果我们连不断激发这些可能性的勇气都没有,那你的人生一天一天都是没有意义的。
>> 爱情里面真正的矛盾看上去是男和女的矛盾,但其实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冲突。史 没错,好像也是当下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的冲突
>> 歌德其实给我们提了个很高的要求,他认为什么时候我们可以不害怕输掉自己的灵魂呢?就是在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一定是属于天国的。
>> 我们活着总是要打破一些“无”,呈现出属于自己人生的一些“有”
>> 浮士德这一生当中就是不断在寻找自己身上的潜能
>> 什么叫创造?就是发现自我。
>> 什么是英雄气?——我不是被动地过一生,我要主动地去创造我自己的世界。我们会看到,这几乎是文学作品当中最高的一个调子
>> 没经历过这些恶,他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达到善,根本没有拥有过善,所以他说,如果能够再活一回,要是这样的人生就对了:“去承担人间的祸福,去跟暴风雨奋战,在沉舟的碎裂声中毫不沮丧。”
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
>> 上海姑娘样貌的时候,用了一个“粉蒸肉”的比喻,形容她们是白白嫩嫩的,和广州的姑娘不一样,广州的姑娘是肤色比较黑的一种美,是“糖醋排骨”
>> 审美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年轻漂亮
>>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成长的过程中似乎都会有这种风险,屈从于社会的审美,把自己放弃了。社会对于女性的期待也许是生育,而对于男性的期待就是劳作,要提供资源、提供金钱,所以男性慢慢也会认同自己这个身份
>> 我们年轻时,未来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包括爱情也是有很多可能性的,但是随着长大,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少
>> 青春很大的一个吸引力就是无限的可能性
>> 这样的人虽然可靠、安全,但他人生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固定了,他的路已经很清楚了
>> 在那黑压压的眉毛与睫毛底下,眼睛像风吹过的早稻田,时而露出稻子下的水的青光,一闪,又暗了下去了
>> 那种看上去很玩世不恭、很叛逆的男生,虽然可能不符合某些社会的规训,但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魅力就在于,他们好像很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他们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这可能是会给人带来安全感的,所以看到他们就希望自己变成那个样子。对于有些女性来说,这也许是她们被吸引的一个原因。
>> 大家在自由度非常小的情况下,其实会对那些特别有个性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因为我做不到,但他做得到。这或许是喜欢坏男孩的一个原因。
>> 爱情很多时候给这些饱受社会规训、压抑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出口,让他们看到一种挣脱这些条条框框的可能性,所以年轻时候的爱情是有很冲动的部分的。它不单纯是一个有关爱本身的事,其实带着很多人性中渴望释放、渴望自由的冲动。
>> 年轻的时候,我们缺少很多东西,所以会被那些拥有我们缺失的东西的人吸引,我们爱那样的人一方面确实是有浪漫的吸引,但另一方面也有着一种对于自己的向往跟想象,我们是在别人身上找到自己未来的方向跟可能性
>> 我们从张爱玲这部悲剧当中总结出一个还蛮正能量的结论——发展自我
钱钟书《围城》
>>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生活方式反过来影响的可能是你自己在爱当中的能力,因为它更鼓励的是逃避,或者说是换人,而不是直面这个问题本身
>> 应该有知情权,这就是为什么脚踏两只船是不对的
>> 鲍小姐的受限在于她有婚约,而方鸿渐的受限就在于他有未来
>> 我们无论怎样主张自己的权利,还是要对社会、群体已经形成的一些基本的规则、基本的标准有所敬畏
>> 因为我们总要在时间当中得到一点什么
>> 人们通过性关系的搭建,也是在探索自我,有的时候在寻找自由,有的时候是在摆脱一些束缚,有的时候甚至是为了激活我们身上的激情
>> 人生是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 不作为之罪就是你装作问题不存在,然后希望这个问题有一天会自己消失
>> 你的终极的目的,是通过他/她以往的经历去了解这个人是什么状态,他/她底层的信念、观念是什么样的…
>> 分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开诚布公
>> 每一次被分手,或者每一次感情的结束,也是纠正或者修正你看待感情、看待自我、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
>> 成功的恋爱有两种:一种是结婚了,还有一种就是通过恋爱发现彼此不合适,和平地分手了,这也是很大的成功,起到了恋爱应该起的作用
>> 如果你把要不要分手或者要不要继续关系的重点放在个人的成长上,很多问题就会更容易判断。你在决定要不要分手时,就不再是看分手这件事对不对,或者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而是看两个人在这段关系里是否有成长,是否有改变。如果这段关系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好,甚至让我们变得更糟了,这样的关系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 恋爱里面没解决的问题,婚姻是绝对解决不了的,因为婚姻只会滋生新的问题
>> 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感恩什么呢?他/她有勇气提出来,其实已经是保护你了
>> 我们最不愿意看见的被分手的悲剧,那就是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认为我这个人不好,不值得爱
>> 这个围城的“围”,其实是由欺骗跟谎言、由自欺欺人围起来的?最终他被“围”,不是被别人围起来的,而是被他自己围起来的。
莎士比亚《麦克白》
>> 莎士比亚的剧作就很有意思,它披着一个宿命的外衣,其实是在讲我们个人的选择对于命运的重要性。
>> 欲望的释放是否走向恶,取决于结果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 欲望是西方文学当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基督教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该怎么对待欲望
>> 他们都有欲望,结局更多是取决于他们有没有服务于一个更高的目的,比如他的欲望是做国王这件事本身,还是通过成为明君来创造一个道德的王权
>> 同一种欲望,也可以有善的结果和恶的结果,要看它对他人的影响是怎样的。
>> 王权这个东西本身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它随时可以被夺走,并不具有任何永恒的价值。
>> 精神健康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人跟他人的关系
>> 我们如果要保持开心快乐,不能只靠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需要处于和他人的一种和谐的共存中。
>> 一个人假如突破了道德的底线,那么一定会有这么一个问题:你如何相信别人会坚守道德底线?
>> 道德的存在,是指导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它终极的指向是告诉我们,人生当中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是需要去坚持的。道德一方面是对人的约束,另一方面其实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 我们保持底线不是为了牺牲自己去成全他人,而是为了保护自我。所谓的道德,有时候其实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假设。
>> 他其实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他做出了一个我们轻易不敢去做的选择。在欲望爆发的那一刻,我们很多人选择了控制,而他选择了释放,莎士比亚让我们看到,假如我们选择另一种方式会发生什么,它的意义就在这儿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我们自己最好的保护
>> 人生从来都不是只有一个游戏的,所以赢得一个游戏在我看来真的是太微不足道的成就了,太不值得了
>> 他的权力最终是要通过和别人的关系才能够生发出来。权力也是跟别人的联结。杜 对。他把联结都砍断了,以至于他的权杖和宝座都失去了意义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欲望是直接把我们的意图和行为捏在一起的,而只有一个东西,是把我们的欲望和行为拉开的,可以用一个词,叫“理性”
>> 莎士比亚在用理性对时代做出一个反应:你们都太屈从于欲望了,我们现在得有一个不同的方式,就是拉长这个距离。
>> 理性是欧洲社会走向现代的第一站。现代社会的一个根基就是理性
>> 哈姆雷特至少是文学当中追求理性的第一个符号性的人物。
>> 莎士比亚的角度来说,或者以我们今天这个命题来讲,理性是把握命运的一种途径或者手段
>> “四大悲剧”都在讨论我们如何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 今天的我如何能够为未来的自己负责,就是要靠理性的能力,靠欲望是做不到的。欲望是一个瞬间的判断
>> 理性思考者的第一个特征——不盲从
>> 哈姆雷特做出了跟他父亲不一样的判断:消灭他们的肉体没有用,你得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罪孽,引他们走上正路。
>> 主啊,我请你不要消灭他们的肉体,消灭他们的肉体是无意义的,我请求你引领他们走上正路。什么概念呢?就是我们说的“救赎
>> 他在刺激每个人的良知,良知唤醒了,精神秩序才能产生,他在期盼的其实是社会的精神秩序。从这个层面来说,哈姆雷特是非常伟大的!
>> 从每个个体的命运空间来看,一个理性的人往往在生存当中会表现出比靠欲望驱动的人更弱的状态
>> 我们有一些自我是被我们的文化塑造的,会给我们很多执念,那你能不能战胜这些执念
>> 我觉得这是文学唯一的意义,文学从来不提供答案的,但它是盏灯,能照亮我们一些坎坎坷坷的地方,让我们活得稍微清醒一点。

posted by Mozilla/5.0 (Linux; Android 10; K)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16.0.0.0 Mobile Safari/537.36

分类(READING)  浏览(962)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链接异常或无法留言,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或通过右上角菜单“在浏览器中打开”)

评论与留言(20230906.《文学中的人生进化课》)

[沙发] 小白免[RE]
安徽(36.161.57.144)
2023-12-03 10:19:47
>>后的文字,是因为有所感悟才一个字一个字的打进去的?
bykeer:[RE]
电子书上划线,直接导出来的

[2楼] 小白免[RE]
安徽(36.161.57.144)
2023-12-03 10:21:53
“每个人都应该经历一次“英雄之旅”。你要有一种对童年思维的切割,要有一个重新观察父母的视角。”
前一句和后一句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还是构成了因果关系?后者的话因果关系在哪里?
bykeer:[RE]
跟上下文几段话是相关的。就这一段,英雄之旅是指思维上的重新认识和重大转变,后一句话是说这个思维是对父母以及与之关系的认识

[3楼] 小白免[RE]
江苏(111.38.12.10)
2023-12-05 16:40:14
Re:楼上之bykeer
童年思维的切割?观察父母的视角?这到底想说明什么呢?还是只有看原文才能懂?
bykeer:[RE]
大意说,一般而言,人小时候会盲目听从于父母,这可能会养成习惯直到长大。但父母对你的要求也受限于家庭条件环境或父母认知,并且时代本身也在变化。要有能力更客观的审视父母的要求,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既不盲从也不反目为仇。etc.
整体上肯定还是看原文理解更清晰。只是摘要抽取容易断章取义,本身也丢失了很多上下文信息 :-)

[4楼] 小白免[RE]
江苏(111.38.12.10)
2023-12-06 15:48:08
Re:楼上之bykeer
多谢多谢,模模糊糊的懂了。我是放养长大的,所以对此挺陌生,可能是没有受体、无法理解。就像我一直尝试着理解什么是嫉妒,至今还没做到。

姓名
来自
悄悄话
  

X
++ 直接点解选择头像 ++


平凡

野蛮

愤怒

朴实

公子

英俊

海龟

率性

潇洒

沮丧

头大

羞涩

喜欢

善良

顽皮

娴静

匿名

乖乖

平凡

眨眼

小胖

朴实

低调

朴素

天真

蛊惑

海龟

«2023 - 9»
MonTueWedThuFriSatSun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