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进入吉林的时候,正下着大雨。路边是大片优美的桦树林,雨湿光滑的树皮上画满了眼睛。一路都没有地方可以躲雨,好不容易路过一个加油站时雨却没下了。看看前面浓密的乌云,再看看加油站下站满的人,我没有停下来,继续前进;在心中叫着:come on!
暴雨骤然而至。周围的风景突然消失了,天地万物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只有被七八级北方阵风翻覆的雨水,海浪般一阵阵横扫过公路。眼睛几乎都睁不开;全世界都飞溅着劈劈啪啪的水花,摇摇摆摆的单车似乎要被卷到了天外。第一次在这么大的雨中骑行。记得浙南旅途中曾碰到过一场大暴雨,当时却是扯开塑料布靠着车蹲在地上的。而现在,我对身后那双美丽达驮包的防雨性能信心十足,那还怕什么?顶多把鞋子灌满水,顶多把裤子全打湿罢了!肆虐的雨水在心里冲撞着两个字:爽啊!
风小了,雨仍然很大。偶尔能看到的几个人,全是焦头烂额的样子:愁眉苦脸的驾驶员坐在拖拉机上慢吞吞的走着,骑摩托的帅哥如同落汤鸡一般,一个走路的mm更是狼狈不堪。还有马车,那些楚楚可怜的小马驹贴在母马身边埋着头安静的赶路,任凭湿漉漉的鬃毛丝丝缕缕的贴在头上脖子上。笑看风雨,那真是个别样新鲜的世界!
晚上到达双辽,别的记不得了,只是觉得街边的排挡很有意思,就像那种被卸了轮胎的大客车,很宽,车头是伙房,车厢就是餐厅。
从双辽到长春仍是下雨,中午一顿饭的功夫,雨云超过了我,后面就是万里晴空。
路边的景色用两张照片可以概括:一张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另一张是一望无际的水稻。那些延绵不断的杨树,三五成林的点缀在田地中间,构成我喜爱的风景。
上午下雨的路边有不少人卖香瓜,白色,个小,有棱。待到下午天晴我想要买来享受一下时,路边却再也找不到了。
一路上的地名比较有意思,全都是这样的模子:二家子,三家子,四家子;十屋,八屋,还有n个X家屯。路边不时可以看见国家粮库,大片空地上排满了圆底尖顶的大粮仓。离开内蒙才两天,这地域上的鲜明对比让我深感震撼。
早听说东北人热情豪爽,但与路边那些修车师傅和卖雪糕的伙计打交道后,我的满怀希望却变成了失望。在一个车摊上给链条上油,修车师傅一副极不乐意的样子。后来才晓得这里的规矩是上油不给钱的。唉,早知道我买一瓶油自己带着得了。卖雪糕的问我大包小包的去哪里,我说到前面百把公里远的一个市。“啊?!多累啊!!”那位年轻姑娘听了往柜台后一缩,脸上写满厌恶。另一个冰柜前,一个中年妇女摇着纸扇,反反复复叨唠着热和累,好像骑车的是她而不是我一样。在长春市外向一个摩的司机问路,那家伙极不耐烦,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要骑一百公里到吉林市?不瘫痪崩溃才怪!
现在回想起来,并非因为哪里哪里而怎样怎样,这些人事在身边的都市中再平常不过了,我不会有任何计较。可当时在淳朴荒凉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上行走了二十多天,重返平原感到反差竟如此巨大,很不习惯。见多识广的人们永远不会接受他们所不能理解的事。以至于后来我终于离开长春东部的平原重新进入丘陵山区时,感觉如同回归一般。
长春市区很大,转了好久才在市中心找到一个招待所。普通双人间包房50元的价位,连车带包扛上三楼也就微不足道了。晚上出去瞎逛,洗浴中心10元澡资,设施和服务绝对物超所值。上网,吃冷面,石锅狗肉炖干菜,现在想起来还是口齿残香。走在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都市街头,正如罗磊说的,开始有点认识到大城市的好处,都有些不想走了。
从长春出来时在市区转了一小圈,喜欢那些高大肃穆的苏式建筑。到吉林市的302国道正在修路,于是改走北线。相当好的路,平,路边高大的桦树林几乎挡住了所有的阳光,空气凉快而清新。
过了九台县开始有了浅山。山上植被极好,全是青青松树,满眼青翠。喜欢有山的感觉,喜欢山间热情开放的空气。
是的,中午在土们岭吃饭时,我已经敢说我是从海南来,要到漠河去了。一瓶啤酒,两碗冷面;无比美妙的吉林冷面,酸酸冷冷,夏日滋味,自己回味~~
饭后在山林中挂了一个小时。光影斑驳的嫩绿草地上美人松拔地而起,直指蓝天。
路边不时有特产成片的摆卖,香瓜和蜂蜜居多。还有好些各具特色的片区,养狐狸的,养蘑菇的,孔雀,山鸡……后来更是登峰造极,出现了一座自称全国唯一的“特产专科学校”。还能见着那些似乎囤积天下的大粮仓,好一片富庶的土地!
在吉林市附近兜了一大圈才进入市区,尽管外面有些灰头土脸,市区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好多堆放的西瓜,禁不住口水直流。找旅馆一直不得要领,直到看到火车站情况才有所好转。最后住在一个服装厂的招待所,楼下清一色女工。典型的鸽子间,无比狭隘局促的房间和楼道,床铺电视风扇倒还样样俱全。我倒在床上想,要是失火我肯定死定了……和人们聊天,有两次都发现他们把海南岛叫成秦皇岛,也许那对于他们而言已经足够南了吧。
从吉林市出来又转了半天,终于经过一座桥走上正道,但最后还是没能弄明白路线是怎么绕的。
走出去30公里后才吃早饭,还是一碗冷面。随着线路的东进,冷面的价格江河日下,在长春要4元,昨天3元,现在只要2元了。
有一段地方盛产一种叫“矽石”的石材。和陕西的米脂绥德一带很像,路边全是大大小小的石刻工场和铺子,临街摆满了石雕的苍龙卧虎走狗飞鹰。停下来吃雪糕聊天,有人告诉我东北森林晚上有大猫头鹰和黑瞎子。他们建议我早走早停,最好每天凌晨3点就出发。恐怖。
路边还有很多卖水果的。一篮一篮的香瓜、杏子、李子,不仅白黄黑红五色斑斓煞是好看,还有淡淡的香气飘散。四周青山绿水,层峦叠嶂,让我忘记了这是在北方。停下来问,这些光鲜娇嫩的水果原来都是在山坳的大棚中种出来的。称了两斤香瓜,真好吃。出发的时候,卖水果的夫妇两又抓了两把杏塞给我。
在庆岭吃过午饭后想挂一下,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山渐渐开始大了,其实叫做岭可能更合适一些。在那些起伏的岭口,草地上开满了半人高的白花;在平滑的谷地,层叠的山岭下点缀着小片的树林和农田,红瓦红墙的小房子错落在午后逆光的蓝烟之中,一片安宁闲适的乡村。
有山就有风景。后面陆陆续续有不少风景旅游区,红叶旅游好像很出名。尽管这不是秋天,可我能想象出那北方山岭间秋叶胜火的美景。中间路过一条“活鱼街”,路边的店铺无一例外都挂了一块“XX活鱼馆”的牌子。
在蛟河县城住在邮电局的招待所。吉林省的小县城中好像邮电局带住宿服务的还不少,其他地方没怎么注意过。服务员说这边什么山里面有个什么洞,里面全是“气泡冰”,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风景区。
晚饭在一个大餐馆里面解决的,点了一大碗虾仁萝卜汤,两碗米饭,一扎啤酒,吃得满头大汗。看看别人,大都是一碗冷面两串烤肉就搞踮了。看来还得要好好学习一下,可不能每一次点菜都那么卓尔不群。
翻看这一天的骑车日记,最后一句话写的是“蛟河县河上的桥上全是石雕的龙,线条粗犷豪放,颇有特色”。真可惜!我一点都回想不起来了。
蛟河到敦化沿途同样很有特色。一路上种植黑木耳的,食用菌,灵芝,白瓜子,琳琅满目。第一次看见黑木耳的种植,1升水杯大小的白色菌袋整齐的露天排放在阳光下,一点也不像山西那边看到的香菇种植,用黑色塑料布把大棚遮得严严实实。
在敦化境内,空气中明显的弥漫着草木香气。山林如此丰茂,不过要找地方挂起来却分外困难,因为这边林地不太“干净”,树木下面杂草丛生。
林地的路边开满了野花,橘红色百合状的花,蓝紫色束状的野花,雪白间黄倒挂金钟般的小花,繁星般点缀满草地。有一次看到两朵鲜红娇艳的小花,惊艳!可惜我飞车匆忙,惊鸿一瞥,再不复现。偶尔能看见白桦林,洁白的树干在深色的树丛中那么漂亮。
不知不觉到了敦化县城,还不到下午三点。找到一家临街的旅馆,房间正好可以俯瞰大街。这边的三轮和其他地方不同,师傅坐在后面踩车,而客人坐在前面。晚饭后一个醉酒的人横躺在座位上放声高歌,后面的师傅顾自踩车,满街的人都在笑。
每天睡觉前都翻要看地图,看着线路一点点北移。敦化,我旅程上吉林境内的最后一个县,距离下方那个南中国的海岛,已经好长了。后面就是终点黑龙江。四五天的行旅匆匆而过,竟有点怀念吉林,明净,清爽,公路边那些连绵不尽的森林,稻田,丽日晴空,与海南那样相像;人们都讲着熟悉好听的普通话,可是心里始终不曾忘记这里已是多么遥远。
电视里几乎每天都在播放雨泉的新歌《奔跑》,我终于把歌词记了下来: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 |
追求雷和闪电的力量 |
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 |
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
2004.6.23~27
记于200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