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走玛嘉沟
2021.10.22~24
10月20日,转眼又到了一年中秋色最美的季节!
去年行走的长穿毕,今年因为防火管控几乎断绝。
色达,年宝玉则,洛克线,七藏沟……想想这两年开发抑或封闭的景点线路何其多!
想走就走吧,临时起意,却遍寻不着同伴。周五晚上下班,一个人还是出发了!
油价调整的前夜,都市加油站前车龙拥塞,只有我包场般的在G4217蓉马高速公路上疾驰,孤零零的在休息区中停车加油。
穿过当年青春的我也曾骑行过的鹧鸪山,马尔康前下了高速,导航追随着不断分形的街巷,最终层叠的藏房、逼仄的巷道却叫我傻了眼。
离开日夜趋伏的工位也就四小时吧,天翻地覆,时空轮转,仿佛坠进魔幻空间……
深夜十一点,这个陌生起伏的小镇上,一边是奔腾喧哗的河水,一边是古老寂静虚空的民宅。
一个人的出走,没人在副驾陪我聊天,没人在一边看评价搜寻饭馆酒店,一切随心所欲,顺其自然。
一个电话拨给青年旅馆,没人接;换个号码,老板明显已经睡了,还是答应出来接我。
跟着她走在这寂寞孤独的石板巷道上,头脑昏沉又有些惊喜,这脱离计划外的不知所措和莫名其妙的快乐。
第二天一早,漫步在村落巷陌中,逐渐熟悉了昨晚神奇的存在。
卓克基。马尔康梭摩河边的一座古村,碉楼层叠,石巷回环,鲜花簇拥,秋日中是热闹之余的冷清。
小巷中的藏家门口。
写着藏语的春联,门楣上驱鬼的神符,到底是藏汉融合的文化,还是藏族自有的风俗,不懂也不敢乱说。
混杂于古村中的藏族寺庙,门户大开,两三个嬢嬢环走拨动着转经轮。
二楼该有诵经的喇嘛,不见人影,也不闻吟诵,却只听见阵阵急促的击鼓和摇铃之声。
我也跟着嬢嬢们绕寺三圈,转经轮之上,壁绘陈旧却颇为精美!
连接古村与国道的,是一座转经桥。
类似从前游走的那些乡村,也许并非节假日的原因吧,这里亦是人迹冷清,年轻人难得一见。
虽然喜欢,却仍要告别,今天的征程是玛嘉沟,另一段未知的旅程!
梦笔山,因万里长征而闻名,这是红军继夹金山之后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
马尔康到小金的公路正在全线拓宽硬化,梦笔山隧道也在紧张施工中,只有上山翻越垭口的路段还保留着旧貌。
梦笔山垭口下的道班,不知是否废弃,多么熟悉、亲切的场景!
在从前无数次骑车旅行的日子里,这些雪山上的破房子,是单车旅行者的休息站,救助所,旅店,和天堂。
梦笔山垭口,路标海拔4114米,不算太高。
下面就是玛嘉沟了。虽有着川西秘境的盛誉,玛嘉沟并未被正规开发,由当地村民运营着,包揽了所有的景区费、车旅、摩托。
当然,这也算一个优势。尚未过度开发、尚未引入过多人工因素,就是她的最大吸引力之一了。
离开河谷向着月亮湖攀登,在更高山腰,会发现峡谷深处还有游人所未知的牧场。
月亮湖,海拔4200余米,我晃晃悠悠到达时,最后一拨游人刚刚下山。
湖边的玛尼堆正好能够帮忙来个自拍。
夕阳衔山,深山独帐。
一山,一湖,一帐。
一颗循规蹈矩的彗星,一个倏忽脱轨的周末。
我一边煮饭,一边看着阳光慢慢消逝在山头上,夜幕渐次低垂下来。
待到天色已晚,都准备睡觉了,又有四名小伙伴爬上山来,在我旁边扎起帐篷。
可巧,业已消逝的夕阳光又蓦然投射过来,显现出日照金山的奇观。
气温低了就不想出营,我很快钻进睡袋,就这次露营连营灯和充电宝都没用上!
次日清晨,玛嘉沟峡谷对面山头的晨光,和帐篷上的白霜。
待我拔营下山时,旁边三个帐篷中的小伙伴都还没起来呢。
来到山脚的五彩池,游客们正陆陆续续的进来;也有一早登山游览月亮湖的,他们都是昨晚在河边露营。
昨天我11点多进沟,应是这天第一个负重徒步者,老板又正好守在沟口,先说不让露营,后又改口要另外收费、签责任书……一番斗智斗勇。
最终阴差阳错,该做的都做到了,不该给的并没给,顺便也给后来者铺平了道路(听他们说村民半夜还骑着摩托过来查人收费……)
一人在外,万事肩扛,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也算只身出行的乐趣了。
霜花冰河,早晨自有不同于晌午的一番风光。
返程沿轨迹走的另一条几已湮没的野道,既称荒野,总少不了兽骨的装扮。
凭实而论,玛嘉沟秋色相比长坪沟并不在一个量级,只是这阳光,在秋冬四川的阴霾中终究让人沉迷和念想。
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总需要一些陌生的出游。独自在两河口镇上晃悠,吃饭,等待小金修路放行时,
周遭的高山,灿烂而冷清的阳光,朦胧中脑海中又浮现出那年冬日的怒江,碧罗雪山山腰上的知子罗旧城。
独自疾驰在达维河畔,向着四姑娘山飞奔,蓝天艳阳和荒野走马灯般的掠过眼前,
才发现随着岁月的流逝,似乎越发接受和喜欢空旷寂寞,可这样的日子也越发难得和稀少了哎。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图片或链接异常,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
Related Photograph & Travel Notes
| | 长穿毕
[2020.10.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