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蜀道金牛入剑阁
2021.9.19~20
专家考证部分树龄高达2300年以上,早在秦代就生长于此了。
“拦马墙”的得名,就是这段路边的护栏,用于保护飞奔的快马不会跌落悬崖。
悬崖并不深,只是略显陡峭的斜坡;护栏也不高,百把米长的一小段,却是三百里金牛道上仅存的护墙。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中秋假日中,这里人也不多见,零零散散偶有所见。
阳光明媚,古柏森森,我们仿佛穿越回到历史甬道之中。
路边偶尔有一两户农家乐,阴凉的木亭中整齐摆着休憩的藤椅,房柱上题着游玩的文人雅士的墨迹。
主人家还忙着农活,热情的招呼我们,休息坐坐吧,来灌点开水。也不见有其他游人。
供着观音像的小房子,古道的庇护神。
古蜀道边的农家,在我们游人眼里看来,真是神仙一般的居所,
老婆婆却不太满意,这里不通公路,向前到凉山乡要走15华里,向后到普安镇要走15华里,买个药都太不方便!
这里就婆婆和老伴住,看着气派,转角才发现山墙都是泥砌,只是前面抹了一层水泥面子工程。
房子建于95年,一侧有座瘦高的烤烟房。现在干不动!婆婆说。以前游客路过,她还会热情的招呼他们抓把花生瓜子。
解放前,门口这条路很热闹吧?我问。以前啊,青壮年都不敢走这条路,只能钻山上的树丛,婆婆回头指指山上,抓壮丁!
猪啊牛啊都会被他们牵走,拦也不敢拦,架着机枪啊。我二姐就是被机枪打穿了肚子,抬回家没多久就没气了。现在政策好!
婆婆今年80岁了,皮肤光滑,头上间杂着黑发,完全看不出来。她妈妈的房子就在旁边,一座已经快坍塌的低矮泥房,门上隐约刻着毛主席语录。
祝婆婆健康长寿!在历史长河中,我们都只是偶尔溅起的一朵小小水花……
另一幢民居。玉米是这边的主要农作物。
清凉河上清凉桥。两对桥墩上两头蚣蝮(龙生九子之一,避水兽)的遗迹昭示着古意。
仔细看,桥面的青色条石之间,还有铁块将它们衔接起来。
桥后清凉村,紧接着一条乡道,村村通工程中模范般的水泥路,这是老乡们渴望的公路吧,走着阳光暴晒,唯有燥热。
在我们犹豫着要不要折返的时候,终于,快到岭头附近又钻出一条石板路,
掠过最高处的毛主席语录石碑,穿过渡桥洞,石板越来越明晰、宽敞,尽管荒芜,却一直顽强的向着山脚延伸。
这是普安镇前最后一段古蜀道的遗迹了!
群山间的普安镇静卧在河谷低处。穿过正在兴建的绕城高架公路桥,顺着公路一路向下俯冲,
鳞次栉比的店铺展现在眼前,老街建筑与潮流小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我们仿佛从历史中又穿越回现代,目睹各式浪潮交汇冲撞,不知所终。
哎,一段值得怀念的秋日徒步之旅!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图片或链接异常,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
Related Photograph & Travel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