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merald Isle 爱尔兰(一)
2023.7.1~11
The Emerald Isle,翡翠之岛爱尔兰,是北大西洋怀抱中的一颗明珠。
初夏七月,因公差旅在这绿岛上逗留了十多天,无比亲密的深度接触和感受到她清新自由的海洋气息……
:::: 都柏林 Dublin ::::
北京到都柏林直航恢复时间并不长,相比紧邻的伦敦、利物浦航线可冷清了太多太多。
飞机凌晨离开北京,一路向西追逐着夜色,抵达都柏林上空正是晨曦初开的清晨。
舷窗外湛蓝的爱尔兰海面上,一座翠绿的小岛透过泛着霞光的低云蓦然展现,爱尔兰到了!
无缝衔接上爱尔兰夏令时(IST,Irish Summer Time)崭新的一天,
好吧,倒时差的秘诀就是迅速切换的新的本地时间。
周末九十点钟的都柏林街头几乎空无一人,我们四处闲逛,
第一顿正餐不错:薯条、青豆配鱼排,还有一杯纯正的GUINNESS黑啤
午后时分偶遇游行队伍,仔细一看是反堕胎的,RALLY FOR LIFE。
本地同事说这儿游行几乎周周有,上周末是声援同性恋的彩虹队伍。
圣三一(Trinity)学院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大学,1592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创办和颁授特许,
全称为:都柏林附近伊丽莎白女王神圣和不可分割的三一学院(College of the Holy and Undivided Trinity of Queen Elizabeth near Dublin)
也许你永远无法想象校园中这些宏伟巨大的灰白色石构建筑内是什么景象!
古图书馆圆拱木顶长阅读室(The Long Room)是世界最大的单室图书馆,橡木穹顶和两侧的书架、小梯子神秘而惊艳。
镇馆之宝是爱尔兰国宝凯尔经(Book of Kells),一本有着华丽装饰文字的圣经福音手抄本。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霍格沃滋的图书馆即在此取景,幽暗的时光中似乎仍弥漫着浓重的魔法色彩!
一些典藏图书在馆中玻璃柜台里展示,管中窥豹得以重返数百年前的视角。
雄心勃勃的大航海时代啊,人类勇气和冒险精神的传奇,看看这份地图,阿拉斯加和澳大利亚都还没能被完整绘制!
North Bull Island,都柏林东北侧的一座小岛,次日晨跑我们踏上了她。
这无际大海之滨,冷寂的北国莽莽荒原,初夏里却点缀满了灿白、金黄、或粉红的野花,在粗粝的海风中无畏绽放。
天,我甚至能想象叶芝写诗时就面对这样的原野,那些无尽的溪流、荒野、大海、森林、高山、幽谷、瀑布、湖泊、沼泽。
静一静,静一静,颤栗的心;
且记住古时的智慧:
让巨风、大火和洪水
掩藏起那个人,他面对
刮过星群的狂风,
大火洪水而颤栗,因他
不属于孤寂、雄伟的一群。
——《致他的心,叫它别害怕》
还是在都柏林街头闲逛,街巷间不时可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教堂。周末11:00通常是礼拜的时刻,
走累了可以溜进教堂坐一坐,感受那宏伟的建筑和肃穆的气氛,缓一缓再溜出来。
:::: 豪斯悬崖 Howth Cliff ::::
有轨电车便能抵达豪斯半岛,这该是距离都柏林最近的海岸悬崖风光了吧!
青天,碧海,翡翠般的绿植,无愧Emerald Isle翡翠之岛的美誉!
凝碧般的大海上,悠悠飘过一只白帆。
茂密蓊郁的灌丛和陡崖之下,隐藏着只有在大比例google地图才能发现的秘境:A Tiny Hidden Beach
鲜花披覆的原野,隐匿着叶芝和海子的诗行,他们写的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乌云浓重的时候,大海也变幻着颜色,呼应天空的云彩,穿过蕨叶的小径愈发神秘
蜿蜒海岸的尽头,是古朴的豪斯渔镇,一幢坐拥鲜亮草坪的别墅如钻石般熠熠闪现,遥望神秘小岛“爱尔兰之眼”。
同事说,这种别墅在都柏林价位大概三百万欧吧,跟上海深圳一套高层公寓价值相当。
别墅比邻的一座不起眼小屋,要不是同事提醒,根本不会留意这就是诗人叶芝曾租住的Balscadden House
Octopussy's Seafood Tapas,豪斯渔镇最美味的海鲜餐厅,压轴的一碗油腻浓稠的章鱼芝士浓汤,无限深情的抚慰着我们沐风栉雨穿行海岸的身心。
这久负盛名的餐厅也许只能算个餐酒吧,入口狭隘逼仄,人们三三两两骑着高脚椅,稍晚点过来还得排队等上一两个小时。
我们八九个人挤在狭小昏暗的唯一的四人包间中,可令人惊叹的,隔离洗手间,
进门就是硕大宽敞的洗水台,再进去小房间内才是便池;面积足足是我们包间的两三倍大!
好吧,也许这只能让勤劳朴素的中国人感到惊异,在风吹雨打依海为家的爱尔兰老板心中,这都不是一个事儿。
:::: 都柏林 Dublin ::::
我们宾馆距离研究所仅River Liffey一河之隔,距离市区亦不算远。
午餐晚餐得外出自己解决,晚睡前要溜达漫游凑足一万步,这都让我更深入的认识了都柏林的晨晨昏昏。
由于地处高纬,这里每天晚上十点之后天才黑尽,而早晨的天亮根本不知何时。
一场骤雨刚罢,街头还积着湿漉漉的水洼,黑云已滚滚压向远方,与天边的霞光形成强烈对比。
七月初爱尔兰的盛夏,室外仍需衣着长袖长裤,街头上牛仔短裤与羽绒长衣并行亦不罕见。
同事说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冬季气温也就相差十多度,一年四季衬衫夹克几乎都为标配。
而且,一日中风雨艳阳天气瞬变,斜风带雨,出行前同事就谆谆嘱托务必携带冲锋衣,实乃诚不我欺
都柏林尖塔,又称为光明纪念碑,底座直径3米,顶尖直径15厘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室外雕塑作品,
宛如一根巨大的避雷针矗立在繁华街市中,现代雕塑和古老建筑群相得益彰。
River Liffey之夜。河面上那只矫健的黑影,其实是只风筝,在爱尔兰街头时有所见。同事猜测是恐吓海鸥的 :)
这是我们宾馆的另一个方向,River Dodder河畔所见。
如果喜欢户外晨跑,的确能看见更多的风景。
:::: 在路上 ::::
又一个周六的上午,尽管租车颇有周折,我们终于还是飞驰在横贯爱尔兰国土的公路上,追赶又穿越那一片片或浓或淡、或高或低的浮云。
脑中始终有个印象,大概是来自初中时的英语课堂,“highway”并非“高速公路”?
也许吧,爱尔兰的highway机动车道完全分离,边道上却似乎是可以骑自行车的。
一旦驶下highway,乡间公路可真让人心惊,几乎正好两车并排的宽度,按英伦交规还是右驾靠左行车!
穿过那一片片篱丛乡舍时,心想,这该是从马车年代遗留下来的吧。路上还真不时可见拖拉着马匹的车斗。
另一点必须要说的是英伦交规,支路汇入主路的车辆,必须停下来等待主路车辆经过后才能驶入,
这就是说,主路直行的车辆可以完全无视支路车况勇往直前,极度狭窄的小路上也常常能飙出八九十公里的时速。
乡野路边的一处圆形古塔(round tower)和墓地。
和所有见过的欧美墓地一样,绿野、蓝天、阳光灿烂;石质十字架、墓碑和残垣断壁,映衬出一种别样审美。
狭路灌丛之后,隐藏着不知名的,清澈见底的高地石灰质湖泊
这大概算是爱尔兰的国道吧,算比较宽敞的公路了。
如诗如画,如歌如泣,行驶在翡翠般湿润、新鲜的英伦原野,就是这个感觉!
:::: 莫赫悬崖 Cliffs Of Moher ::::
距离爱尔兰西海岸高威Galway不远,莫赫悬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海岸悬崖之一,
落差巨大的垂直石崖切割开绿草披覆的高地原野和浩渺深邃的大西洋
巨大的垂直悬崖壁高达两三百米,延伸数英里之遥,宛如大地的边界。
悬崖下方无尽的大洋,在云彩斑驳的阴影中不断变幻着颜色,融入地球尽头的远空
掠过双臂和指缝的自由和海风——看似安全,实则立于危墙之变
爬上石头,双脚悬空,身下就是浩渺无垠的大海。迅猛而料峭的海风扑面而来,身体本能的往后缩,双手不由牢牢抠住岩壁。
无边的大海啊,蓝色与光影交织,幻化出无尽的色彩。草坡低崖边,一层层雪白的浪花交叠盛开,涛声挟持在海风中遥遥传来。
那些浪花盛开的根源,是亮丽、透明而清澈的宝石蓝,是自由、冒险和无限可能,是神秘的魅力,是海妖的吟唱。
对视不多时,竟感觉那巨大、深邃而强烈的召唤,过来吧,进来吧,不禁头晕目眩,受惊般从岩石上退下,从未有过这般感受,胆战心惊!
不会查票,全凭游人自觉的莫赫景区;没有栏杆,可以自由试险的莫赫景区,一些地段游人如织,更多则是行人稀稀。
我最羡慕的,还是偶遇的那些身负背包、徒步穿越14公里莫赫步道的旅者。
难以想象,整天行走在这蓝天碧海的绝壁之巅会是什么感受!
都说人口是福利,可我不时还是觉得,人少些也没什么不好啊。
最后再来一张Cliffs Of Moher的正照。
依稀记得数年曾拜访葡萄牙Cabo da Roca海岬,欧亚大陆最西端;现在的旅行,该比那时更多了一份自由罢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图片或链接异常,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
Related Photograph & Travel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