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的雨林(一)
2024.2.9~14
三年疫情前最后一次东南亚之旅是在19年中秋,薇薇才五岁,正好也是马来西亚槟城。
转眼之间,薇薇都快十岁了!今年春节,我们来到了马来西亚沙巴,再续岁月之河的旅行……
:::: 吉隆坡 Kuala Lumpur ::::
翻看从前槟城的照片,最后一张就是吉隆坡机场;原来我们也是到过吉隆坡的,却几乎没有什么印象了。
机场到市区有高铁相通,直达KL Sentral,车站中洋溢着浓厚的华人春节气氛。
亚航红眼航班抵达马来时间尚早,我们就从KL Sentral徒步经过国家博物馆、天文台、清真寺,一路晃晃悠悠前往中国城的酒店。
又走上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人行天桥,这感觉和香港很像。
Klang River算是吉隆坡的母亲河,河边绿道连缀着殖民特色和现代风情的城市景观,The River of Life据说曾被英国评为“全球十大最佳河景”。
此处,Gombak River汇入Klang River,交汇口是历史悠久的Sultan Abdul Samad Jamek Mosque清真寺。
吉隆坡最早也发源于此,马来语中,Kuala意指河口,Lumpur意指淤泥,原意即为泥泞河口。
河边一侧就是独立广场,1957年8月30日午夜,英国国旗在此降下,马来西亚国旗首次升起。广场南端的一个旗杆高达95米,是全球最高的旗杆之一。
最爱Mango Shake,街头满满一大杯100%的纯净果汁,只要RM7马币,折合人民币仅10元出头。
华人街是一片热闹兴盛的小商品市场,穆斯林、印度人、华人穿梭不绝,
古朴的市井与不远处高达678.9米的全球第二高楼——默迪卡118(Merdeka 118)相得益彰。
新年初一,关帝庙已经打烊了,毗邻还有印度庙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可以一游。
进门需要脱鞋,另收20分门票。
双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是吉隆坡的地标,地上共88层,楼高452米,曾是全球最高的摩天大楼,
截止2023年,全球排名20,马来西亚排名第3。现在,双峰塔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栋大楼,也是20世纪最高的摩天大楼。
楼下广场上,一条盘踞的巨龙欢庆着农历龙年的到来;塔顶上方,海边夜空悠悠的云朵被都市灯光点亮。
KLCC Park中,上演着幻彩湖灯光秀(Symphony Lake Water Show),可这一切跟北上广深大城市并无两样。
我们的心在婆罗洲,在更远的地方。
:::: 飞越山海 ::::
从马来半岛前往婆罗洲会飞越南海。对比google地图,这几座翡翠般的小岛,
就是印尼阿南巴斯群岛Anambas中的Pantai Pulau Penjalin岛,她有着美丽的珊瑚环礁。
大海和云天!
婆罗洲到了!这是仅次于格陵兰和新几内亚的世界第三大岛,也是亚洲第一大岛。
婆罗洲全境由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三国管辖,是世界上管辖国家最多的岛屿。
:::: Sepilok 西必洛乡野 ::::
我们住在Sepilok热带雨林保护区边缘的酒店,沿着OpenStreetMap上的轨迹前往RDC(Rainforest Discovery Centre),
无心走入这片葱郁茂盛的乡野。
不知名的热带植物,它们的花朵大都是艳红或者金黄。
乡村幼儿园,就在热带雨林边上。好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啊!
无处不在的葱郁树林和葱翠的蕨类植物,笼罩着通往乡村的小路。
原生态的马来乡村。有灿烂的阳光,茂密的雨林,房舍简朴洁净,家家车库停着小车却不显拥挤繁杂。
还有一丝丝向往呢!
静廖无人的乡村足球场——马来这种原生足球场似乎颇为常见,我在吉隆坡跑步时也见着了;
从30℃的艳阳下走进阴凉,躺在干爽的木板看台上,海风延绵不断的掠过脸庞,似乎又回到了那遥远又简单的童年!
薇薇说,她可以在这里玩上一整天!
:::: Sepilok Rainforest 西必洛热带雨林 ::::
与乡村民居仅几步之隔,卡比利-西必洛森林保护区(Kabili-Sepilok Forest Reserve)仿佛进入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
因为婆罗洲长期与大陆隔离,这里有着比亚马逊流域更为高耸的热带雨林和惊人的生物多样性,是全世界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路边时常可见的小蜥蜴
行走在低海拔热带雨林……这里是全世界最高的巨树森林之一,无数黄娑罗双(Shorea faguetiana)竞相向着天空生长,触及树木生长高度的极限。
黄娑罗双来自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它们是全球低地热带雨林的标志,
西双版纳著名的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海南的濒危植物坡垒(Hopea hainanensis)都是龙脑香科的大树。
我们只在RDC中走了一小段。密林深处,OpenStreetMap上也清晰可见,Kabili Trail纵贯整个Sepilok保护区,直到海边红树林。
招牌上说,这条小路仅9km,3小时左右就可抵达MDC(Mangrove Discovery Centre)……啊啊啊 我为什么不提前多研究下攻略?!
如同火箭尾翼般的板状根(buttress root),是热带大树最显著的特征了,稳稳支撑着高颀的巨树。
热带最高的参天大树高度超过了100米,就是在附近的丹浓谷保护区(Danum Valley Conservation Area)发现的。
一篇论文《The mechanical stability of the world’s tallest broadleaf trees》研究了这些巨树的机械稳定性,
论文作者之一Yadvinder Malhi说,“它们就像是巨大的蒲公英,又高又细,并且利用风来传播种子。”
树干上凝结有大块黑色粘稠的树脂,它们蒸馏重结晶产物就是“龙脑香”。
其实无需这么多知识。就是只是在这片森林中随机漫步,就是多么惊艳,多么治愈的经历!
RDC中的树冠栈道,可以在数十米高空中近距离欣赏空中森林。
在这片甚至高出亚马逊的原始雨林中,生存是残酷的。因为食物往往分布在树冠层,生存的压力下,
许多原本不会飞的动物,都演化出了“飞行”的能力, 如棕鼯鼠、华莱士飞蛙、金华蛇、飞蜥、伞虎等等,令人叹为观止。
棕鼯鼠是体型最大的树栖型松鼠之一,全长可超过一米,借由展开连接前肢、后肢与尾巴的皮膜,能够在树间滑翔相当远的距离。
黄昏时分,有好几只飞鼠在大树上活动,只是光线已经比较暗了,拍照不太清晰。
这只该是眼睛猴?就在头顶斜上方的树干上,黑黑的一小团,夜色几乎黑透了,只有它硕大的眼睛在偶尔亮起的手机屏幕前闪闪发光。
因为不能开闪光,几乎完全无法拍照;后期亮度拉到最大才勉强可见。
眼睛猴头部能左右分别旋转180°,以弥补视力敏锐却不能转动眼球的缺陷,真是无比惊人的技能!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图片或链接异常,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
Related Photograph & Travel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