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黑水奶子沟
2017.11.4~5
黑水奶子沟,就在黑水前往红原的公路边上。
这条安静僻远的峡谷,号称亚洲最大的八十里天然彩林,在深秋中仿佛被上帝打翻的调色板,流淌着绚烂的色彩……
:::: 藏村 ::::
避开山谷拥挤的人群,我们独辟蹊径,去探访山腰上的山寨,这也开辟了一个独特的俯瞰奶子沟的视角
山上满是一种棉絮般的草花,妆点着狭窄清净的山路
山腰的几户藏家,关门闭户,空无一人。
但我们这次并没准备露营,也没带野炊餐具,如何是好呢?好不容易看见一家屋顶有人影闪现,终于敲门入室,还是有火烤的厨房暖和:)
普通话夹杂四川话,手势辅助笑容,交流颇为困难……
snow终于吃到了真正的糌粑;不过这一次没用酥油茶,是用青稞面、酥油、白糖直接兑出来的……
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的住进原生态藏家:依山碉楼,入门小院,一楼是牛圈,二楼是厨房和大厅,三楼是卧室和佛堂。
各层之间有极陡的木梯相连,但木条扶手在上攀和下爬时又分外服帖顺手。
深夜,站在卧室外的露台,越过将近一米厚的土石外墙,是通透的群山和黑松,星月和云影,邻居藏楼涂白的窗沿泛着淡淡的白光。
我们早早的入睡了,楼下,72岁的阿婆和76岁的阿爷套上了围裙,为明天费力的打着他们爱喝的酥油茶。
这座偌大的藏堡中只有他们两人,儿孙都在“河坝”,在黑水和红原,老两口还是保留着年轻时的饮食习惯。
早晨八点半,太阳终于越过南边的雪山,照进安静的山寨。这也到了我们该说再见的时候。
就像我们曾经走过的无数江浙的乡村,城市化同样发生在这些遥远偏僻的少数民族山寨中。
青壮年们都聚集在现代化城镇,空剩下山野间的静寂山村,孤独老人。
:::: 薇薇 ::::
三岁八个月,想想多么短暂,可放在一个小人儿的成长上,似乎又这么漫长!
一岁半时,皖南溪谷木梨硔,薇薇也留下过神似的身影
两岁三个月,夹金山穿巴朗山,薇薇第一次自驾翻越群山之巅
一岁八个月,山东海岸线,薇薇独自面对广袤大海。小情人就这么一天天的长大了……
:::: 奶子沟 ::::
就是雅克夏雪山脚下,黑水前往红原的302省道沿途的四十公里溪谷,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天然彩林之一。
离川二十年,又回来两年多时间,还是有着恍惚的错觉,从前那些仿佛只在传说中的蛮荒僻壤,似乎都摇身变成了观光旅游区……
社会的发展,交通的进步,让这些地方越来越名声远播,越来越方便抵达,自然也越发热闹起来
除开这些阳光灿烂的天气,色彩斑斓的季节,不知道这些地方跟二十年前还有多大差别呢?
也许就像昨夜借宿的藏家,阿婆嘴里叨念的,“我们现在什么都有……”
而对于我,能够短暂的告别阴霾盆地,浸透在这无比明亮灼热的阳光中,已是足够了!
还有,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搭配着汪国真、席慕蓉诗歌的那些明信片,让年少的我遐思千里的明丽壮阔的大自然,原来并非梦幻般的不真实……
黑水,还会再来。
(微信中因网页重排导致图片或链接异常,请长按二维码并选择识别)
Related Photograph & Travel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