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成渝路
文/讯
重庆――>新桥――>歌乐山――>白市驿――>温家店――>来凤山――>来凤――>丁家――>大安――>永川――>荣昌――>隆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贾家――>龙泉山――>龙泉驿――>成都
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也是我骑车生涯的开始。18岁的年龄,没有外出的经验,一辆普通车,15元的盘缠,四天的摸爬滚打,九百里成渝路,这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只因事先与bykeer约好了骑车去长寿,而父母却不同意,一气之下萌生了骑车去成都的念头。一来成都有两个亲戚,可以筹到去长寿的资金;二来也想证明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不光是向父母,也向自己以及所有认识我的人。
第一天 重庆――>来凤山
八点多从家里出来,来到bykeer家,借故说有急事暂时不能去长寿,并向他借了十五元钱,然后踏上了漫漫成渝路。
刚出来时由于心急,走得比较快,把体力消耗了一大半,想到万里长征才第一步,顿感浑身无力,甚至打起了退堂鼓。但既然已经出来,哪有后退的,继续前进!
中午到达新桥,已是筋疲力尽。休息、喝水都无济于事,前面横着歌乐山,还是先吃了饭再走吧!在一家小店吃了两碗稀饭和二两小面,顿感精神百倍。看来“人是铁饭是钢”这句谚语果然不假。从此之后我就给自己定下一项规定:体力不足马上补充食物。
开始登山。由于食物的作用,并不十分费力就到达山顶,然后一路飞奔,呼呼风声在耳畔作响,爽!刚才的沮丧心情一扫而光,前途一片光明。
白市驿到了,前方出现了两条路,一条通向机场,另一条不知道。向路人打听去永川的路,接连两个都指向来路(现在想来,他们可能是指从歌乐山分出走壁山的那条路,那是成渝线的正路,而我当时并不知道)。在我印象中好象有同学说过从白市驿机场出去就是前往永川的路,于是没有再进一步证实,直接走进了机场。
机场的跑道以宽又平,自行车在上面飞奔的感觉真是好极了。正尽情享受之际,猛听一声怒吼:“下来!”吓得我一阵哆嗦,连忙跳下车。一个站岗的武警手持冲锋枪,对我怒目相向:“你知不知道这儿是机场,不准随便进来?”“啊!叔叔,我不知道,”我急忙道歉:“我要去永川,以为从这儿走,实在对不起!”战士见我一幅诚惶诚恐的样子,态度也好多了:“你看这儿停了这么多飞机,随时都可能起飞,你说有多危险,以后不要来了。”我连忙答应,并问道:“那你知道怎样去永川吗?”他说道:“我也不知道,但你从那个方向出去,就可以找到去永川的路了。”说着,用手指了一下我来的方向。不用说,就是另一条了。
从机场出来,半小时已经过去。在爬一个小山坡时,遇到了两个骑车去江津的人,我们谈了起来。我告诉他们我去永川,并证实了是走这条路,但还要翻一座来凤山。他们说本想骑车去四面山,但天气太热,准备先骑到江津,然后坐车去四面山。
不多久他们停下来休息,我急于赶路,先行一步,于是一个人又上路。不巧没走多远后胎就破了,还好附近有一家修车的,他们两位很快赶了上来。我就在这里补胎,他们又先行一步。
补胎用了一个小时,只有一人独行了。一走就走到了天快黑,抬头一看,路牌上写道:“江津4km,德感4km。”我吃了一惊:“怎么快到江津了?”于是问旁边的一个人永川怎么走。“你走错了呀!”他指着我来路上的路牌说道:“看,温家店10km,到了温家店再分路。”
要走回头路?我不死心,拿出地图一翻,江津有一条路到大安,可以不必返回。于是决定先到江津再说,踏上自行车,飞车直下2公里,来到了长江边上。长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江上既没有渡船,也没有桥,只有一个老大娘在这里扫地。于是我问她永川怎么走。“永川,这儿走不了,要倒回去,过了河就是去贵阳的路了。”她回答道。我道了谢,只得往回走。来时轻松去时难,2公里的下坡这下成了上坡。
回到刚才那个地方,我又问路人,可不可以从这里走到大安。一个男的答道:“这里可以从德感走到大安,但全是山路,不好走。”建议我还是走温家店那条路,因他们去永川都是这样走。
看来只有原路返回。我跨上车,走上了回头路。太阳已经下山,四周一片静寂,自行车的轮胎发出悦耳的丝丝声。稻田里的稻子,绿油油的,在微风中摇曳,显出勃勃生机。一些农人还在田中耕作,他们的农舍,掩映于绿树青山之中,一派详和的景象。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了。
温家店到了,路牌上明明写着:江津14km,来凤12km。而我开始竟没看见!
接下来都是土路,路况十分糟糕,地上尽是些大石块,根本无法骑行,只有下车推。这样一直到天色全黑,地势开始逐渐爬升,隐隐约约前方出现了一座山,这就是来凤山了。
腹中的食物已经耗尽,体力也随之消失于黑暗之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农舍也离公路甚远,该作何打算。正惶然无计时,忽见前方一位背包谷的老大娘。我如同见了救星一般,连忙走上前去,向她说明由于走错路未能赶到目的地,问能否借宿一晚,大娘很爽快地答应了。
家里只有大娘和老伴两口,儿子都已成家。这儿有好几户农家,都只有草房,没有电灯,没有煤,更没有自来水。晚饭只有咸菜相伴,早已饥肠辘辘的我还是吃了很多饭。
吃过饭,洗了个澡,坐在小坝子里乘凉。迎面正对着我来时的公路,偶尔一辆车开过,向前射出两道金光,穿透层层树林,沿着山路一点点地向前移动,盘旋而上,最后上升到山的顶点,消失于黑暗之中。不多久山那头隆隆作响,随之从山顶射下两道光芒,一辆车颠簸着下山了。之后,又恢复了山的宁静,只有夏虫在呢哝。
老汉也过来纳凉,与我攀谈起来。我告诉他我家在重庆市区,与家人闹了矛盾,准备骑车去成都找亲戚。他说起了他的生活,种了三亩多地,亩产千把斤,一年两次收成,只卖得了六七百块钱。这就是一年的收入,真可谓“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就是中国的农民,老实而纯朴,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是多么令人钦佩和感动啊!
第二天 来凤山――>隆昌以远10公里小镇
一觉醒来,天已微明。出于感谢,我还是给了大娘两元钱,虽然他们推辞不收。这样,我就只剩下十元钱了。大娘把我送出很远,真令人感动。
推着上山,然后颠簸着下山。八点钟到达了来凤,踏上了成渝线的正路。看看路牌,离石桥铺已有72公里。
太阳出来了,把金光撒向了一望无际的荷田,荷叶傲立水中,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其间点缀着粉红色的荷花,如同亭亭的少女。
迎着朝阳,踏着平坦的公路,我一路轻骑。经过了丁家,马坊,大安,于11点钟到达了永川,没有进城,我继续前进。走热了,跳到路边的河沟里洗澡。顿感暑气全消,这真是一个消暑的好办法。此后,凡是走热了,只要能遇到较为干净的水源,我都要下去凉快一番。而且这也成为bykeer的一制暑法宝。
洗够了,重新上路,中午到达邮亭吃饭。由于只带了一张重庆地图,不知道出重庆后路怎样走。问饭店的小二,才知道还要经过隆昌,内江,资中,资阳,简阳等地。他建议我最好去邮亭火车站买一张地图。
待我向一个人问火车站怎么走时,已经走过了。算了,只好不买。幸好当时没买,否则经济更佶倨了。
经过荣昌,五点半到达了隆昌,时间尚早,我走进一家小店,准备饭后再赶一程。和伙计闲聊起来,他说曾和几个朋友骑车去过内江,到了之后浑身上下都是一层灰,但路途上还是其乐无穷。
呼过饭,发足一阵狂奔,天近黑时到达一处小镇。找得一家旅店,十分便宜,只要一块五一晚,由于没带身份证,加了五毛钱的保安费。
进了房间,才知道条件确实很差,房屋破旧,床板摇晃,一根晃悠悠的棍子上挑着一盏浑黄的电灯。管它的,只要能睡就行,我也顾不了这许多了。
点着蜡烛洗了澡,没有肥皂,用清水搓了搓又油又污的衣服,早早地上了床。铺盖发出一股很久没有人打交道的霉味。这是我今生第一次住旅店,有着兴奋以略带几丝恐惧,生怕出什么意外。但劳累了一天,还是很快进入了梦乡。
半夜肚子痛了起来,睁眼一看,屋顶从亮瓦上射进两道光芒,四壁星光点点,吓得我一动不敢动,以为进了一家黑店,故意做成破墙好进来劫人钱财,怪不得收费如此地低。
过了好半天,看看没什么动静,我摸了摸手腕:“糟糕,手表不见了!”我四处乱摸,手表和眼镜都不见踪影。“莫非趁我熟睡之际已对我下了手?”我惶恐不安,伸出手去,还好,自行车还在床边。
下床开了灯,原来虚惊一场,表掉在了地上,眼镜跑到床那头去了。再看墙壁,由于太破旧,已有许多小孔。仔细一想,别人怎么会瞧得起你一辆自行车。即使要偷你,悄悄从门进来就行了,何必把墙故意弄破。这就是没有出门经验,自己吓自己。
这时才想起了肚子还痛,找了半天厕所,原来在猪圈旁。粪坑里的臭味扑面而来,令人难以忍受。更气愤的是猪还不时发出“咕,咕”的声音,如同梦呓一般。
第三天 小镇――>资阳
早早地起来,又开始了一天的奔波。
早上精神较好,到内江三十多公里,只用了两个小时。出内江后没多久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只好下来躲雨。后来雨稍停,继续赶路,中午时到达资中,在一家小店停下来吃面。
吃了之后又往前走,但一路总有一些蚊蚋叮着腿,赶也赶不走,叮了之后又奇痒难忍。不巧这时自行车的一颗螺丝又掉了,下车配螺丝才几分钟,腿上就全是蚊蚋,痒得我双脚跳。旁边的人见我这副狼狈相,都在那儿笑。天啊!我这种人在资中怎么活。
直到天黑才赶到资阳。到路边的馆子去吃饭,一问菜价,炒肉都要四元一份。“有没有更便宜的?”我问道。伙计想了一会说:“有,头皮最便宜,只要两毛钱一两。” “那来二两。”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头皮,只见伙计从冰箱里拿出一块肉来,原来是猪头肉。“怎么会有这么便宜的猪头肉?”我十分怀疑,但转念一想:“管它的,说两毛就两毛,吃了再说。”
吃了之后一算帐,一块一,也不知道是我听错了还是伙计说错了,猪头肉四毛五一两。反正吃都吃了,只得付钱。口袋里就只剩下三块三毛了,晚上还要住店,我这时意识到钱有点紧张了。
问了几家旅馆都要四元,一家三元的又住满了。再往前走就出了城,公路以外点点灯光,是一些农家,都比较远。看来今天要露宿野外了。我跳下马路,放倒自行车,准备在路边过一夜。
由于是玉米地,没法躺下,过了良久,渐渐感到疲劳。满身的灰尘夹着汗水,难受之极。看来这样不是办法,我只得出了地,准备再到城里去找一个落脚处。
沿路都是一些小店,店里灯火辉煌,人们聚在一起看着电视,不时发出欢声笑语。他们是多么幸福啊!而我却飘泊在外,形影相吊。资阳高楼林立,车流如水,是一座多么美丽的城市,而在这里我却找不到栖身之处。
又看见一家旅店,一问价钱,四元一晚,太贵了,看来今天是住不成旅店了。我继续往前走。刚走出不远,就听见后面喊:“眼镜,回来!”我又掉过头去,直截了当地说:“我只有三块多钱了。”“这么晚了还在外面,看你这身,也知道没什么钱了,就收你两元吧!”老板说道。我满心欢喜,今天终于有着落了。
登完记,我跟着老板的女儿去房间。女孩看了看我,关心地说:“看你这样子,连鞋都跑烂了。然后又热情地为我抱铺盖,点蚊香,一点也没有嫌弃的意思。
一切收拾好之后,我站在窗口看着街景。街上静悄悄的,行人已经很少了。唉!,出门在外多艰险,我感叹道。在这纷繁芜杂的世界里,我感到了自己的缈小。今天,真得感谢这家旅店,还有那位姑娘,让我感受到人世间融融的温情。毕竟,世上还是有好人。
第四天 资阳――>成都
一觉醒来,天已蒙蒙亮,已是6点钟。没有吃早饭,我又上路了。
早上雾气很重,打湿了我的衣服,蒙住了眼镜,只得慢慢地走。沿途地势都比较平,远远望去,是成片的玉米蔬菜,沐浴于晨露中,显得精神抖擞。
经过一个小山坡,两旁青松密密层层,雾气缭绕,如同置身国家公园之中。凉爽的天气,优美的风景,骑车真是一种享受。
在一处小镇花五毛钱吃了早饭,看看西瓜便宜,又花五毛钱买了个小西瓜,以备天气热时解渴。身上只剩三毛钱了,没关系,估计中午能赶到成都。
十点钟赶到简阳,中午到达贾家,一问路人,离成都还有四十多公里。看来中午到达成都的计划又泡汤了。
用两毛钱在路边买了个小馒头,倒了这家店不少开水,弄得店婆很不高兴:“开水都给我们倒光了,才买了一个馒头!”我又找她要点盐加在开水里,她就胡乱往我水壶里抓了两把。连旁人都看不惯她如此势利。
受了气,我走出店。幸好旁边还有一家茶店,于是我向买茶的老翁要开水,老翁毫不吝啬地给我装满了水壶。
天气太热,我坐在茶店里休息起来,这时我看见有一毛钱一碗的茶水,于是买了一碗。一摸口袋,还有一分钱,看来还不是身无分文。
环顾四周,茶铺的四壁都是用竹子做成,有点少数民族的风格,让人感到朴素而清静。几位老人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着,显得逸然自得。
路逐渐开始呈上升趋势,天气又大,只有慢慢地走。成都是平原,怎么还会有上坡?
一辆满载钢筋的拖拉机赶了上来,抛出滚滚的浓烟,把我熏得喘不过气。没办法,我只有发奋一击,又把它超了。为了不至再被烟熏,我加快了脚步,慢慢地,拖拉机离被我越拉越远。待我再回头时,道路弯弯曲曲,已不见了拖拉机的踪影,只听得山那边“嘭嘭嘭”的喘息声。
一群人在公路旁理桃子,我停了下来,与他们闲聊起来。我说我从重庆骑车过来,他们都不相信,我就把自行车牌照指给他们看。“果然是重庆的牌子。”这下他们相信了。他们说这里叫龙泉山,自行车上去大约要半个多小时。
不一会,那辆拖拉机也赶到了,车上的两个人满头大汗,也跑下来休息,他们都用吃惊的眼神看着我。“他们看样子比我还累。”我自豪地想。
天气炎热,三天的劳累,再加上没吃午饭,我精力不足,一路走走停停,还是半小时就到达山顶。看来山并不很高。
下山,自行车如离弦之箭飞驰于山间,清风拂面,暑气全消。马上就要胜利了,此刻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
在山脚把买的小西瓜解决了,又在小溪里洗了个澡。踏上自行车一阵飞奔,一小时后到达了九眼桥。天突然下起了雨,我停下避一时。
雨下得淋漓尽致,顷刻间地上就积了足两寸深的水,汽车过处,溅起一扇巨大的水屏风,煞是壮观。尽情地下吧!反正我已到目的地了。走完了漫漫的九百里,此刻我的心情也如雨水般淋漓尽致。
带着一身尘土来到了姑妈家,听说我骑车来的,简直不敢相信。
我的艰难又略带刺激的成渝之旅就这样完成了。
1993年8月2日――8月5日